烤餅與人間
「I m deaf, Chef;taste of food.」一間巴基斯坦餐廳的臉書專頁簡介這麼寫道。
被門口低調擺放的烤餅爐吸引,我走進了這一家陌生的餐廳。進門以前,沒太多想,我就已經向熱情的印裔服務生點了一份烤餅(Naan)和一杯熱拉茶(Teh Tarik)。目標很明確。近來,確實迷上了烤餅這種簡單又可口的料理。
儘管點了餐,我還是選擇認真翻看了該餐廳的菜單。這才發現餐點選擇非常豐富,價格也平易近人。回頭望見清一色的中東面孔客人,我想此處亦是巴基斯坦朋友們得以平價回味家鄉美食的所在。
待餐之際,我打開手機搜找了附在菜單最後一頁的臉書專頁,於是便看到了開頭的那句「鏗鏘有力」的簡介。回想起剛才那位向我舉示大母指而不發一語的男士,便曉得他就是這家餐廳的老闆,一位聼障人士。
談起最地道的巴基斯坦餐廳,我不得不憶起那家位於Sri Raya捷運站旁的 Pathan Chapli Kebab Batu 9。它是由我寓所樓下的巴裔保安介紹的,他說這是他們巴基斯坦同胞全權掌櫃並料理的餐廳。可謂區域內最為道地的了。
當時,為了籌備關東村管理委員會的國際文化美食節,於是我親自到訪了這家餐廳。帶著計畫書,我誠懇地向留著大鬍子,身穿穆式長袍的店主闡述美食節的脈絡,試圖說服他參與。
店主沒有立即答應,但表達了自己樂意參與,唯無法調動店裏員工於當天參與。說完,他請我坐下,並吩咐服務員為我送上一份烤餅(Naan)配雞肉咖哩。
當時外頭正下著大雨,我赤手抓食熱騰騰的烤餅,配著溫熱卻不燙手的咖哩汁,我似乎品出了這道餐點的本質。環視客似雲來的餐廳,體驗到了一次特別的用餐經驗。
店主不願收我的錢。他表示,之後如果安排得當,會就參與美食節一事與我聯繫。
美食節前夕,我沒獲得該店主的聯繫,於是又開始到處物色人選。最後,竟是出乎意料地讓一位住在關東村附近的馬來西亞籍巴基斯坦裔婦女參與了,她當天以Chapati參加了美食節。Chapati是烤餅的一種,只是比起Naan相對乾粉和薄扁。
這位名叫Bischura的女士在一位華裔安娣的陪同下來到村委會。原本是想要諮詢國際文化美食節的詳情的,殊不知直接成為了美食的分享者。
華裔安娣告訴我們,Bischuara女士是單親母親,也同時經營一間生意不佳、專門製作巴基斯坦傳統服裝的裁縫店。安娣是巴裔女士的鄰里,她說常可以聞到烤餅的飄香。
Bischuara女士告訴我,她的祖上於馬來亞獨立前就已經在此生活,是步行遷移,最終落腳於此的。她能通多種語言,聽得懂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泰米爾語、馬來語,甚至也能聽得懂一些華語。問起其兒女的母語程度,她表示至少說與聽不成問題。這無疑增進了我對馬來西亞多元族群的見識。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許多嘛嘛檔也開始設立起烤餅攤位,Naan 配上Tandoori 烤雞,是常見的組合。有者也喜歡在夜宵時刻點上一份拉絲的Cheese Naan(芝士烤餅)。就連馬來Warung(小食肆)也開始供應這道餐點。而許多烤餅人都是巴基斯坦人。顯眼的土制烤爐往往提示了烤餅的販售。
話說,近年來吉隆坡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中心帶也吹起了烤餅風。不過這種烤餅是另一種烤餅——阿拉伯式的Shawarma烤肉捲餅。週末,排長隊為吃Shawarma的民眾昭然可見,多為馬來或穆斯林朋友。
就這樣,我把盤中的Naan沾搭著老闆親自送上的Dahl(扁豆醬)吃完,最後把溫拉茶一飲而盡。
到櫃檯前和老闆結帳,他轉頭向服務員頗有默契地比手畫腳以確認收費,並向我比出了「三五」的手勢,是三令吉五十仙。我錢包裡正好有三張一令吉紙幣,以及許多零錢,我先是把紙鈔遞給他,隨後再將小內袋裡的五十仙硬幣取出放到櫃面上。為了捏起被放在櫃面上的硬幣,老闆放下意識地放下了拿在手中把玩了許久的手機。
我瞥了一眼,這才大悟,原來老闆一直全神貫注觀賞著的,竟是……
回家後,我仔細翻了翻該餐廳的臉書專頁,才發現創建時間是兩天前。我將其加入我的書籤中,想起的時候可以瀏覽看看餐廳的近況。只希望老闆別哪天「全神貫注」之下,下意識地轉發了影片,否則那就糟了。他的視線專注,我們卻聽得一清二楚。